上海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联盟成立于2016年12月,联盟充分发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平台作用,致力于打造具有上海特色的孔子学院(课堂)发展模式。依托上海在经济、金融、贸易、医疗、科技等领域的区位优势,结合上海教育持续开放与创新的特色,联盟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品牌项目,如《上海国际中文教育年度白皮书》、“语虹讲堂”国际中文教师培训项目、国际中文教育及孔子学院建设专题研讨会、老院长论坛等。
上海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联盟成立于2016年12月,联盟充分发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平台作用,致力于打造具有上海特色的孔子学院(课堂)发展模式。依托上海在经济、金融、贸易、医疗、科技等领域的区位优势,结合上海教育持续开放与创新的特色,联盟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品牌项目,如《上海国际中文教育年度白皮书》、“语虹讲堂”国际中文教师培训项目、国际中文教育及孔子学院建设专题研讨会、老院长论坛等。
浙江省孔子学院师资选拔培训中心2016年11月正式揭牌运营,由浙江师范大学牵头管理。该中心主要承担浙江省省内高校孔子学院和国际中文教育相关业务管理工作,并为浙江省各院校、孔子学院提供业务咨询服务,积极做好孔子学院和国际中文教育各项业务的上引下联工作。
成立以来,中心承担了浙江省孔子学院各类师资的资格审查及考前培训工作,承办全国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工作会议、浙江省国际中文教育会议等,主办孔子学院师资项目宣讲、选拔考试、派出培训,孔子学院管理人员赴外参访、信息简报、微信公众号等项目,服务各类孔子学院志愿者、教师、管理人员。
安徽省孔子学院师资培训基地于2017年11月批准成立,旨在响应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推动全省汉语和中国文化海外推广工作,为全省孔子学院建设发展培训储备优秀师资力量,探索研究孔子学院发展过程中教学、教材、教师等问题,促进安徽省海外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
依托安徽省师资培训基地,服务全省国际中文教育工作:
1) 开展全省孔子学院项目推介及培训活动;
2) 成功举办首期孔子学院本土教师培训;
3) 开展全省公派汉语教师项目线上项目推介及培训会议;
4) 开展安徽省孔子学院优秀志愿者评选活动;
5) 重视理论研究和探索:孔子学院建设研究课题成果丰富;积极参与国际中文教育重点项目申报工作;
6) 积极参与国家公派教师岗中培训和线上本土教师培训工作;
7) 关注孔子学院工作人员心理健康,成立“孔子学院云心理咨询室”。
2018年5月28日,“重庆市孔子学院工作联盟”成立大会在重庆师范大学召开;大会讨论通过了《重庆市孔子学院工作联盟章程》,选举产生了联盟第一届理事长、副理事长以及理事单位。
联盟原名为:“重庆市孔子学院工作联盟”Confucius Institute Alliance of Chongqing,缩写为CIAC。后更名为重庆市国际中文教育联盟。
联盟性质:在自愿、平等、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由重庆市孔子学院(课堂)中方承办高校、中小学或相关机构组成的开放性、非营利性组织。
联盟宗旨:本着合作交流、资源共享、发挥作用、提升影响的原则,集中各方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吸纳各方智慧,加大重庆教育、文化对外开放力度,促进重庆对外人文交流和经贸往来,有效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2019年4月24日,河北省孔子学院(课堂)中方院校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立。联盟盟主和成员单位共91家。联盟旨在促进各学校间交流办学经验、共享办学资源、增强办学支撑,推动河北省孔子学院健康可持续发展。联盟秉承“互动、互学、互通、互惠”理念,建立沟通联络和共建共享机制,整合各方优质教育资源,使各盟员院校都参与到孔子学院(课堂)建设和发展中。联盟院校坚持互动,盟主和盟员的互动,外方合作院校之间的互动,外方合作院校和盟员单位的互动以及不同孔子学院联盟之间的互动,建立起顺畅的互动机制;联盟院校坚持互学,加强彼此之间学习,完善形式,充实内涵,建立联盟管理的相应制度,进一步提升工作研讨和理论研究水平,总结具有推广价值的孔子学院办学模式;联盟院校坚持互通,通过共同探讨、研发,推动孔子学院事业发展和本体研究,彼此达成共识,推动资源共享,构建互动平台,达到联盟内部的融通;联盟院校坚持互惠,各个盟员单位的学科优势互惠,海外孔子学院资源互惠,教师和学生的互惠。河北省孔子学院(课堂)中方院校联盟以此致力于河北省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
辽宁省孔子学院合作大学联盟于2019年12月10日在大连外国语大学成立,是全国首家以孔子学院为纽带的国际高等教育民间多方合作组织。目前,联盟共有43个成员单位,其中辽宁省高校13所,国外高校30所。联盟将集中各方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吸纳各方智慧,立足辽宁,加大教育、文化对外开放力度,促进辽宁省海外孔子学院的高质量发展,推动世界多元文化交流互鉴。
吉林省孔子学院(课堂)联盟是在自愿、平等、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由吉林省孔子学院(课堂)中方合作单位组成的开放性、非营利性组织。旨在推动孔子学院(课堂)高质量、内涵式建设,加强区域内孔子学院合作大学互学互鉴,促进校际交流,扩大合作领域,进一步增进中外高校合作办学的共识。
江西省孔子学院工作联盟成立于2020年11月,联盟由省内孔子学院承办院校组成。联盟秘书处为日常办事机构(设在江西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推广办公室),负责会议召集、资料编撰等日常事务。
江西省孔子学院联盟现有12个成员单位: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理工大学、井冈山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赣南师范大学、宜春学院、九江学院、南昌师范学院。联盟成员高校现承办了16所孔子学院/汉语教学中心。
联盟本着合作交流、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提升影响的原则,围绕国际中文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交流,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孔子学院管理等领域开展了有效的合作,为增进中外人文交流,讲好中国故事、江西故事,推进孔子学院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川省孔子学院(国际中文教育)联盟是在自愿、平等、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由四川省内孔子学院承办院校及相关机构共同发起成立的,旨在以合作交流、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提升影响为原则,立足四川,服务西南,加大四川教育对外开放力度,推进世界多元文明交流互鉴,有效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联盟秘书处设于四川师范大学。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孔子学院(国际中文教育)联盟成立于2021年7月8日,是在自愿、平等、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由四川省和重庆市孔子学院(课堂)中方合作院校以及致力于国际中文教育、中华文化传播和中外人文交流的学校、企业或相关机构组成的开放性、非营利性组织。联盟本着合作交流、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提升影响的原则,集中各方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加大川渝教育、文化对外开放力度,促进川渝人文交流和经贸往来,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联盟实行双秘书处机制,秘书处设于重庆师范大学和四川师范大学,理事长单位由四川大学担任。
为进一步聚集整合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发挥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的孔子学院(课堂)在中文国际教育、加强中外友好合作与人文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协同粤港澳大湾区八所高校首倡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孔子学院合作大学联盟。联盟于2021年11月5日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成立。联盟以“互通互鉴、合力共赢”为宗旨,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地位,构建以粤港澳大湾区孔子学院(课堂)中方合作院校为主体、其他单位为支撑的区域孔子学院(课堂)联盟,合作领域包括孔子学院(课堂)暨国际中文教育相关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协同创新、互联共享、政策咨询等方面。
江苏省孔子学院(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联盟是以江苏省内承办孔子学院(课堂)的中方院校、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院校为主体,以及其他致力于国际中文推广、中华文化传播和中外人文交流的学校、企业和组织共同参与,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非营利性、非法人的学术组织,旨在推进世界多元文化交流互鉴,有效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联盟的主要任务:本着合作交流、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提升影响的原则,按照《联盟规程》要求,整合各成员单位的优质教育资源,负责国际中文教育资源建设与人才培养,国际中文教育学术研究,国际中文教育合作交流,全面提升江苏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水平,为我国国际中文教育改革创新提供江苏方案,为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振兴贡献江苏力量。
管理机制:联盟设秘书处单位一个,实行轮值制,每届任期4年。秘书处主要负责联盟日常办事和管理机构,负责开展联盟各项具体工作。同时,为确保联盟高质量、高效益运行,设理事长单位一个,副理事长单位8个,理事单位若干。
本联盟名称为“陕西省孔子学院联盟”,英文名为“ Shaanxi Confucius Institutes Alliance ”,缩写为“SCIA”。
本联盟是在自愿、平等、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由陕西省孔子学院(课堂)中方合作院校及相关机构共同发起成立的开放性、非营利性组织。
联盟本着合作交流、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提升影响的原则,立足陕西,服务西北,加大陕西省教育对外开放力度,推进世界多元文化交流互鉴,有效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黑龙江省孔子学院联盟成立于2022年9月28日,联盟成员单位包括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大学等七所高校。哈尔滨师范大学是联盟的首倡单位、首届理事长单位和联盟秘书处单位。联盟是在自愿、平等、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由黑龙江省内孔子学院承办院校及相关机构共同发起成立的开放性、非营利性组织。联盟的宗旨是本着合作交流、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提升影响的原则,立足黑龙江,加大黑龙江教育对外开放力度,推进世界多元文化交流互鉴,有效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联盟的主要任务是聚集整合黑龙江省内高校的教育教学资源,进一步促进中外教育合作,服务黑龙江省文化交流“走出去”,为世界了解中华文化、倾听龙江声音创造崭新平台;促进各合作院校共享资源共谋发展,进一步提升孔子学院的办学质量,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讲好中国故事,讲好龙江故事,为龙江经贸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对接国家和我省发展战略需求,结合龙江高校的各自优势,共同探索我省国际中文教育的特色发展之路,为促进世界多元化发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更大力量。
山东省国际中文教育联盟是由山东师范大学作为发起单位,以省内高校为主、其他机构为辅,在自愿、平等、合作、共赢原则基础上合作创立的开放性、非营利性组织,是山东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辅设的二级机构。联盟设立理事会,理事会为联盟最高决策机构,由省内相关高校和机构组成。联盟设理事长单位一个,副理事长单位5个,常务理事单位14个,其余为理事单位。理事长单位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 3 年。联盟秘书处设在山东师范大学,作为联盟日常办事机构,接受理事会领导。
联盟在业务主管部门和相关机构指导支持下,以“互通互鉴、合力共赢”为宗旨,本着合作交流、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提升影响的原则,立足山东、辐射全国、放眼世界,旨在形成以山东省开展国际中文教育的院校为主、有关单位为辅的共商共建共享工作机制,推动中外合作机构联动,携手开展国际中文教育工作,助力山东教育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世界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山东力量。
东北“三省一区”孔子学院合作大学联盟协作体成立于2023年6月16日,由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的43个成员单位构成。协作体的成立将为东北地区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有助于聚合东北“三省一区”高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协作体将统筹谋划未来发展,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建立危机应对机制,促进孔院协同发展;推动资源交流共享,助力成员内涵建设;宣传辽宁优秀文化,加强中外人文交流;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建设统一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各方优势,促进各成员高校的孔子学院在国际中文教育、加强中外人文交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为推进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内蒙古师范大学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秘书处单位于2024年6月牵头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国际中文教育(孔子学院)工作联盟,现共有45所成员单位。
本联盟是在自愿、平等、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由内蒙古自治区孔子学院(课堂)中方承办高校、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及招收国际学生的各院校自愿组成的开放性、非营利性、非独立法人的合作组织。联盟本着合作交流、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提升影响的原则,集中各方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吸纳各方智慧,立足内蒙古自治区外接俄蒙的独特区位优势,加大教育、文化对外开放力度,推进世界多元文化交流互鉴,促进人文交流和经贸往来,有效服务“一带一路”倡议。
联盟成立以来,2024年6月7日组织召开了内蒙古自治区国际中文教育基本情况交流研讨会,会上主要联盟单位就本校的国际中文教育发展建设情况做了汇报交流,共商发展策略。会后讨论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国际中文教育(孔子学院)工作联盟章程,为联盟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2025年6月19-21日,联盟牵头举办内蒙古自治区国际中文教育(孔子学院)工作联盟第一届理事会暨内蒙古自治区国际中文教育师资培训会,会上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联盟三年行动计划,为凝聚全区力量,共同推动我区国际中文教育工作长远发展提供指导。
在相关单位的指导下,甘青宁三省孔子学院(国际中文教育)联盟本着合作交流、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提升影响的原则,立足甘青宁三省,加大甘青宁三省教育对外开放力度,推进世界多元文化交流互鉴,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全球中医孔子学院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由南京中医药大学与爱尔兰高威大学合作共建的爱尔兰高威大学中医与再生医学孔子学院发起,联合全球多所中医孔子学院与孔子课堂,于2020年9月正式成立。联盟旨在推动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教学、科研与文化传播,促进中医药在不同国家的规范化发展。
组织架构方面,联盟由爱尔兰高威大学中医与再生医学孔子学院牵头组建,现任主席为该孔子学院外方院长、爱尔兰高威大学原医学、护理和健康科学学院院长Timothy O’Brien 教授。
截至2025年,联盟已覆盖全球16个国家的19家中医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实现广泛国际合作网络的构建。
联盟工作情况汇总
联盟自成立以来,持续推动学术交流与战略协同,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1. 学术交流与讲座
组织在线学术讲座共8场,由各成员单位轮流举办。
邀请中外中医专家围绕中医科研、临床实践以及所在国中医药发展现状进行主题分享。
2. 执行委员会会议
共召开执行委员会工作会议十余次。
会议内容包括联盟发展规划、未来工作方向、合作机制等议题,确保联盟运作高效、目标清晰。
3. 国际调研与战略分析
联盟组织成员单位对所在国家的针灸教育、临床实践、科研发展等情况进行系统调研。
汇总各国在中医立法、执业准入制度、学历教育体系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中医药国际发展现状报告,为海外拓展提供政策性、战略性建议。
• 重要会议与活动安排
2023年3月11日:召开2023年度首次执行委员会会议。
2023年12月:在中国北京召开首届联盟大会。
2024年9月:在南非开普敦召开第二届联盟大会。
2025年5月:在匈牙利佩奇召开第三届联盟大会。
全球中医孔子学院联盟将继续秉持“交流互鉴、合作共赢”的原则,推动中医药在全球范围的传播与发展,努力打造国际中医药教育与研究协同平台,促进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
全球商务孔子学院联盟(CIBA)作为商务孔子学院的国际合作框架,致力于四大核心使命:通过提升全球对中国商务语言、商业文化的理解,促进中外商业互动;支持各孔院实现其具体目标并开展教育研究项目,利用联盟网络为当地经济发展创造机会;致力于合作扩大"朋友圈",建立全球范围的伙伴关系;专注品牌建设,引领孔院高质量发展,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持续创新。CIBA通过这些战略举措,促进中外教育、文化与经贸交流,支持商务孔子学院的全球可持续发展。